對于我們這些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娃來說,零食是一種...">

難忘的麥芽糖

發(fā)布時間:2017年06月20日
來源:天門網(wǎng)
打印:
字體:

◇王燕

  對于我們這些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娃來說,零食是一種奢望。過年時,能吃到母親熬的麥芽糖,在那個年代里就是最好的美食了。放一塊麥芽糖,含在嘴里,隨著口腔的溫度慢慢融化,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。麥芽糖吃起來特別爽口,可是要做出來也是頗費一番功夫。
  那個年代實行農(nóng)業(yè)合作社,社員們都在生產(chǎn)隊里做工。春種秋收,到了冬天只要天氣晴好,勞動力都必須出外工,就是到外地去挖河道、修水庫之類的水利建設(shè)。那時的水利建設(shè)都是靠一條扁擔兩只筐挑出來的。只有進入臘月,天空飄雪的日子,社員們才可以閑下來在家休息。
  母親就把春上留下的小麥拿出來淘洗干凈泡脹,裝進筲箕鋪勻,放在做晚飯后還留有余溫的灶臺上,一個星期麥子就長出嫩綠的麥芽。抓出來放在砧板上,切碎,加上淘洗干凈的細米,用手推磨磨成細細的米漿。用葫蘆瓢舀進大鐵鍋蓋緊鍋蓋慢慢加到三十幾度的溫度,等到第二天早晨掀開鍋蓋,就看見那淡綠色的帶點麥芽清香的汁水滲出來,米糊糊沉在鍋底。為了把米渣瀝出來,先要用兩根杉木條做成一個十字形的蕩架,下面四個角拴上棉布包袱做的蕩包。手扶著蕩架把舀進來的米糊左右來回不停地搖晃,那些汁液順著布眼流入底下的飯盆中,再將那些糖水回到大鐵鍋慢慢地用柴火熬,直到水分全部蒸發(fā),然后用一塊像船槳樣的熬板順著鍋沿不停地攪動,以免粘在鍋底糊了??吹教窍≡絹碓匠?,逐漸變成褐色,用熬板挑起來可以順著熬板成塊狀往鍋里掉的時候,就起鍋用陶缽盛起來。等稍微冷卻不燙手,就端到石磨上,在磨眼插上一根一尺來長的木棍,開始扯麥芽糖。
  扯麥芽糖要兩人配合才能完成,一個人坐在磨架上,扶著纏有糖稀的一頭,另外一個人也拿著一根棍子,纏著糖稀來回地扯著跑。褐色的糖稀在扯糖人的手中扯來扯去慢慢地發(fā)白變硬,像一條白色的蟒蛇在扯糖人手中飛舞。扯麥芽糖是個力氣活,大冬天的可以扯出滿頭的汗,等扯糖人額頭沁出細微的汗珠時,麥芽糖終于扯好了。把那兩根木棍抽出來放入鋪了一層炒米的簸箕中,拿把釘錘敲成兩寸長一塊的糖塊,連同炒米一起裝入陶壇中。放入炒米后的糖塊只要將壇子口封嚴實,不管放多長時間都不會融化。等到嘴饞時用葫蘆瓢裝幾塊出來,丟一塊含在嘴里慢慢地品嘗,那甘甜的味道至今都難以忘懷,是兒時最美好的回憶。
  如今零食已經(jīng)不再是奢侈品,到處都有,品種繁多。而麥芽糖卻隨著母親的離去再也吃不到了,那種難以忘懷的味道只能永存在我的記憶深處。
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(shè)備上瀏覽本頁

網(wǎng)站簡介廣告服務(wù)標識說明聯(lián)系方式法律聲明建議投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