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(xiāng)的大葉茶,叢林生長植物,高丈二有余,一年四季蔥籠,...">

家鄉(xiāng)的大葉茶

發(fā)布時間:2017年07月11日
來源:天門網(wǎng)
打?。?span id="printapp">
字體:

◇高德宏

  家鄉(xiāng)的大葉茶,叢林生長植物,高丈二有余,一年四季蔥籠,然春季碧玉翠綠,秋冬墨綠厚實。在我記憶中,家鄉(xiāng)的茶葉雖大眾化,但講究很多,有春茶觀色,夏茶品味,秋季茶葉摘不得之說,正是這摘不得的茶葉,才是真正的好茶,才能長久保鮮,蟲不蛀,色不變,味更美。茶葉自然天成,沒有任何污染,不需特殊養(yǎng)護,相當隨緣,人性化。茶家之言,這種茶也叫三片罐,這一叫法更大眾,更通俗。因此,我們家鄉(xiāng)不論富貴貧窮,每家必種大葉茶樹,并以此為俗。這也可能是家鄉(xiāng)人重大疑難病疾較少的緣故吧。
  我喝過多種茶葉,其中不乏珍貴名茶,但我更鐘愛兒時在家鄉(xiāng)喝的大葉茶。這種茶葉厚實肥大,一般四、五片就是一壺好茶,可供全家人一天飲用;茶水晶瀅剔透,橙中帶紅,賽過陜北的紅棗茶。
  儲茶獨為一具
  家鄉(xiāng)有種早黃豆的習慣。播種黃豆,有一種工具是少不了的,那就是豆簍子,用老竹黃蔑做成,呈圓形,可盛十斤左右黃豆。播種時,用一根繩子將裝滿黃豆的簍子掛在腰間,右手用小鏟在地上挖一小口,左手將黃豆續(xù)入鏟口處理好,這叫點黃豆。黃豆播種完,接下來就是裝茶葉。這時,將豆簍子洗凈涼干,再用鹽水浸泡,太陽下暴曬,收藏好。秋冬之交,開始采摘茶葉,把采摘的茶葉用大曬簸攤開,茶葉由青綠變黃,大約一星期暖陽溫曬即可,不需焙炒、發(fā)酵等工藝。人們把曬干的茶葉裝進豆簍子,掛在堂屋中柱和二柱上,有微風吹,有陽光照,這樣做有幾大好處,一是篾簍透氣、通風,茶葉不變霉、不易壞;二則茶葉可散發(fā)香味,使屋子里空氣清新。
  煮茶極為獨特
  我的家鄉(xiāng)遠離城鎮(zhèn),交通不便,經(jīng)濟相對滯后。在少時的記憶中,人們的起居生計,大都沿襲著古老的生活方式,就拿生火做飯來說,連煤、油、電、氣這些燃料的詞兒,在人們腦海里從未閃現(xiàn)過,全靠自家收割的莊稼秸稈,如大、小麥草,黃豆稈和棉稈作燃料。每家都有專門的燒火屋,屋內(nèi)的燒火灶一般高一尺五,大多有大小兩口灶眼,每口灶都連接煙筒,煙筒根有一直徑五、六寸的圓孔,上面放一個盛水的陶土煨子,也有叫炊壺的。
  每當人們升火做飯時,將炊壺裝滿水,中途水開始汪汪叫,這時放進茶葉,飯熟了,茶也煮好了,這種火候一般人都掌握得很恰當,所以家鄉(xiāng)人都叫煮茶。煮茶與泡茶的區(qū)別是有的,煮茶可把厚實肥大的茶葉煮透,讓各種營養(yǎng)成分釋放出來,這也是煮茶的獨道之處,泡茶是難以達到的。
  茶具因人而置
  說起家鄉(xiāng)的茶具,不是喝功夫茶的小壺寸杯,也不是文人雅士手捧的玲瓏紫砂壺,而是黃土泥胎,磚窯燒制的土茶壺。這種茶壺,一般家庭都備有大型、中型、小型三個型號,大中小各有用途。大壺放在家里儲茶,中小型壺是人們田間勞動的攜帶壺。還有一種壺那就精致講究多了,這種壺叫咪壺,這種咪壺傳說是唐朝酒壺的演變,只是多了四個孔和兩根提環(huán),提環(huán)多用黃銅做成,造型獨到,做工精細,現(xiàn)在也很難看到了,大都成了收藏玩家的炫耀之物。
  飲茶之具就不那么講究了,在家飲茶,瓷碗、杯子五花八門;田間飲用大都是嘴對壺口直接飲用,不是不講衛(wèi)生,而是攜帶不便和困難所至。殊不知,窮鄉(xiāng)僻壤,打破一只碗,如同斷了一家人一天的口糧。
  喝茶方式別致
  大葉茶屬民間上品,優(yōu)于焙炒發(fā)酵的紅綠茶,更有別于時興的王老吉、加多寶等涼茶。大葉茶有清熱降火的作用,又有潤喉養(yǎng)胃、消暑利尿的功效,間郎中之言:大葉涼茶勝過仁丹霍香。
  喝這種茶講究頗多,如炎炎夏日,人們在田間勞作,隨著勞動強度加大,人體失水嚴重,口干舌燥。越是這時,越不能有過急之念,先小口潤舌潤肺潤胃,稍稍歇息,方能大口飲之。這樣,不會出現(xiàn)嗝胰痙攣等反氣現(xiàn)象。大葉茶水還有其特殊的藥用價值,在缺醫(yī)少藥的年代,它起到了云南白藥的療效。用它洗擦潰爛的瘡口,一般一星期左右可痊愈,究竟含什么藥用成分,我也不得而知。
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(shè)備上瀏覽本頁

網(wǎng)站簡介廣告服務(wù)標識說明聯(lián)系方式法律聲明建議投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