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喻于義

●李飛躍

發(fā)布時間:2017年02月13日
來源:天門網(wǎng)
打?。?span id="printapp">
字體:
  君子原是對有權(quán)位、有財產(chǎn)的貴族統(tǒng)治階級的統(tǒng)稱。甲骨文中已出現(xiàn)“君”“子”字樣,“君子”一詞最早見于《尚書·無逸》“君子所,其無逸”,東漢經(jīng)學家鄭玄注:“君子,止謂在官長者?!弊鳛閮煞N不同地位的統(tǒng)治階層,君王、諸侯等地位較高者稱“君”,列國卿大夫等地位較低者稱“子”。“子”可晉為“君”,“君”亦有貶稱“子”者。如春秋之例,舊君死新君立,當年稱子,逾年稱君。杞桓公本為伯爵,因用夷禮而貶稱“子”。孔子是實現(xiàn)君子之義由“位”至“德”轉(zhuǎn)變的關(guān)鍵人物??鬃又螅瑳Q定一個人能否成為君子的條件不再是身份等級,而是高尚的思想和正派的行為。也因此,《論語》中的“君子”主要是作為道德概念使用,指有德者或道德高尚之人。 
  經(jīng)過孔子的改造與重釋,尤其賦予君子以“義”的內(nèi)涵后,“君子”便成為一種理想人格?!傲x者,宜也”,“義”本指公正的、合理的、應(yīng)當做的?!墩撜Z》中多次將義與君子聯(lián)系起來,如“君子義以為質(zhì)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”。君子做事以道義為基礎(chǔ),依禮儀來實行,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,用忠誠的態(tài)度來完成。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與比?!本訉τ谔煜碌氖虑椋瑳]有規(guī)定要怎樣做,也沒有規(guī)定不要怎樣做,只要能做到合理得當、恰到好處。君子、小人本無常,“行善事則為君子,行惡事即為小人”。這就打破了那種非君子即小人的思維定式,正如曾國藩所說:“仁義豈有常?蹈之則為君子,違之則為小人。”“同一日也,朝而公正,則為君子;夕而私利,則為小人。同一事也,初念公正,則為君子;轉(zhuǎn)念私利,則為小人。” 
  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?!本右缘懒x為標準對待天下的人和事,能否行其義是區(qū)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標準。孔子說:“君子義以為上。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,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?!泵献诱J為君子凡事以義為依歸,“言不必信,行不必果,惟義所在”,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,做事不一定非有結(jié)果不可,只要合乎道義就行。儒家將“義”與“仁”“禮”“智”“信”合稱為“五常”,即人作為社會中的獨立個體,為了自身的發(fā)展和社會的進步,都應(yīng)該擁有這五種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。張載《橫渠易說》卷三說:“《易》為君子謀,不為小人謀,故撰德于卦,雖爻有小大,及系辭其爻,必諭之以君子之義。”《周易》卦爻皆寓之人事,就是為了教導人們?nèi)绾尉哂芯悠返隆?nbsp;
  “君子”在孔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從《論語》開篇“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”,到卒章“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也”,可謂貫穿始終,首尾呼應(yīng),構(gòu)成了一套完整的、不斷深化的君子修養(yǎng)體系。據(jù)語言學家楊伯峻先生《論語譯注》統(tǒng)計,20篇512章中,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論說“君子”的有86章。在1萬多字的《論語》中,出現(xiàn)頻率最高的概念是“仁”,共109次,其次便是“君子”,達107次??梢姡熬印迸c“仁”一樣,是被孔子反復(fù)和多方面地加以界定、闡釋和強調(diào)的概念。君子的人格境界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,孔子說:“圣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!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?!笨上М敃r不僅圣人難見,君子也是“多乎哉?不多也”?!熬印币辉~雖非孔子首創(chuàng),但孔子對其作出了新的闡釋與界定,以具體道德品質(zhì)充實了君子內(nèi)涵,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價值與理論體系。有學者甚至把孔子對君子含義的改造稱為“孔子對中國哲學的最大貢獻”,認為此舉奠定了“君子”在儒家學說中的核心概念地位。 
 ?。ㄗ髡呦登迦A大學中文系副教授) 
  據(jù)《光明日報》
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(shè)備上瀏覽本頁

網(wǎng)站簡介廣告服務(wù)標識說明聯(lián)系方式法律聲明建議投訴